國家形象構建重要性愈加顯現 在全球化進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國家形象的建構影響著主權國家在國際上的
話語權爭奪,這一點在中國身上得以驗證: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 角色,所樹立的大國形象使我們在國際交流中占據更有優勢的地位。
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國家形象與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中國國家形象中所 傳遞的國家實力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出現了諸如“中國崩潰論”、“中國 威脅論”等言論,這些偏見和認知謬誤嚴重影響了中國文明大國形象的構建,更 與中國政府所提倡的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相去甚遠。為此,如何在國際傳播中爭奪 話語權以傳播中國聲音、明晰中國立場、塑造中國形象成為國家戰略高度的規劃[1]。
目前,中國的國家形象定位仍較模糊缺乏特質。德國以“嚴謹”著稱,法國 以“浪漫”聞名,美國以“民主”自居,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家形象 卻在國際上備受西方詬病,實力與形象的不符影響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上發揮更大 的作用。明確國家形象定位,擺脫刻板成見成為我國國家形象建構的任務。
日益頻繁的國際交流和話語權的爭奪促使中國加快國家形象的構建工作,塑 造有利于中國發展的國家形象,講好中國故事成為時代命題。
2.中非文化交流日益加深 中非交流由來已久。
政治上,中國已與 53 個非洲國家建交并以加強中國與非洲地區合作為目的成 立的“中非合作論壇”。通過中非合作論壇,增進中非雙方的了解,開啟了中非命 運共同體的建設。
貿易往來上,中國自古便于非洲互通往來,張騫出使西域所開辟的“絲綢之 路”使中國絲綢等商品銷往非洲北端的地區。如今,中國已是非洲最大的貿易伙 伴國,雙方經貿合作來往密切。2019 年,中國與非洲地區的雙邊貿易額為 2000 多 億美元,并呈逐年上漲的趨勢[2]。
文化上,孔子學院等加深了中非文化交流。目前非洲共計 54 所孔子學院、30 個孔子學堂。在非孔子學院的建立與擴大,為中非文化交流提供了平臺,協助非 洲地區的教師培養和職業技能教育工作,促進了中非企業的合作。對于非洲經濟
和文化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通過文化上的交流使非洲人民了解中國,更鞏固 了中非友誼[3]。
非洲人民對于中國文化的認知和價值層面的認同影響著我國與非洲未來的交 往[4]。
3.非洲學生來華成趨勢 隨著中國與非洲關系的日益密切,來華非洲留學生逐年增加。依據最近一屆
中非合作論壇所公布的數據,中非雙方的人員往來每年達到兩百萬人次,非洲留 學生是來華非洲人的第二大群體。[5]根據國家教育部 2019 年 4 月 12 日發布的《2018
年來華留學統計》顯示,截止 2018 年 12 月 31 日,在華非洲留學生共計 81562 人, 在所有來華留學生中占比 16.57%,此數量僅少于亞洲來華留學生[6]。教育部數據 顯示,來華留學生數量以每年 35%的速度增長,每 10 個留學生里,就有 1 個非洲 留學生。中國成為法國之后的非洲留學生第二選擇。非洲已經成為來華留學生人 數增長最快的地區。截止 2017 年 12 月,在川留學生共計一萬一千余人,92%在成
都的高校就讀,其中非洲留學生有 1700 多人。非洲留學生作為中非關系的參與者, 將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和對中國的看法帶回非洲,這些回到祖國的非洲留學生從事 各種職業,一定程度影響著非洲地區與中國的交流活動。[7]其次,非洲留學生不僅 帶回了中國文化,也帶來了很多非洲地區的文化,成為中非文化傳播的紐帶,既 促進了中非的文化互鑒,也推動了非洲地區人民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8]數量較多 且文化背景與中國不同的非洲留學生為本次研究提供了合適的焦點小組人選。